隨著定制行業的發展變革,現在各大品牌的芯材愈發環保,更加考究。就比如居里亞自主研發的放芯板Ⅱ,已經達到了新國標最嚴苛的ENF級別。但即便是這樣,依然有很多人在選擇材料時,為了追求質感和品質,首選實木家具。
在這里,我們要列出幾大誤區。

其實這些都是對實木家具不正確的認識,今天小居就給大家科普幾個實木小知識。
一、實木木材地域選擇很重要
一說做實木家具,肯定很多人最關注的就是木材種類,卻忽視了木材的來源。其實仔細一搜就會發現,通常在木材前,大多有著“北美”、“南美”、“加拿大”等地域標簽。
產地不同究竟有何影響?為什么“北美”是好木材的代表?
拿經常提到的美國舉例,它的實木產地分為北、中、南三大部。
靠北地區氣候惡劣,不利于生物生存,讓蟲蛀、鳥啄紋大大減少,從外觀上更適合做高端實木產業。
并且靠北地區樹木生長速度緩慢,一年以兩三毫米的速度增長,密度高不易開裂。(反之,靠南生長速度快,一年7增長-10毫米,木材較疏松。)

北部木材—年輪密

南部木材-年輪疏
靠北地區的木材偏紅,顏色較淺,是更多人喜歡的顏色。(而南部則普遍較深)
結合以上三點,“北美”實木成了一大標簽。
二、實木開裂并不等于假貨
估計很多用戶都不能接受一點,那就是“實木家具這么貴,開裂問題卻很常見”。要知道,不存在不開裂的木材,木質特性決定了木材會有輕微裂縫。但是細微開裂并不等于炸裂,如果木材本身沒有問題,使用壽命卻過短,出現暴裂、變形等問題,那也許是工藝處理的問題,亦或后期保養不到位。

木材在作為板材使用之前,通常會經過干燥處理。但這并不是說越干燥就越好,這是根據環境來判斷的。當木材含水率高于環境的平衡含水率時,木材會排濕收縮,反之會吸濕膨脹。
例如,廣州地區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為15.1%,北京地區卻為11.4%。那么干燥到11%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適的,可用于廣州將會吸濕膨脹,產生變形。
即使在正常干燥處理的情況下,如果由于外界的原因也有可能導致開裂,例如在北方冬季氣候寒冷,木制家具長時間靠近暖氣烘烤;或者夏季不注意保養,在烈日下曝曬等,都很容易造成實木的開裂,減少使用壽命。
所以,當遇到實木家具開裂的情況,不要第一反應就是“買到假貨”了!
三、實木家具并不代表純天然不加工
實木家具并不是不經過任何加工步驟,直接制成家具。相反,想要得到一組好的實木家具,加工過程復雜且繁瑣。質量較好的實木家具至少需要45道加工工序。
(1)板材干燥:
木材烘干,將含水率控制在8%—12%;
(2)平衡:
木材放置一段時間,恢復內部平衡;
(3)選料配料:
木制品用料分為外表用料、內部用料、暗用料三種。
(4)粗刨:
給毛料板材定厚
(5)風剪:
毛料板材修整長度。
(6)修邊:
截去毛料板材上不能用的毛邊
(7)取料:
選料時要把內裂、端裂、節疤、藍變、朽木部分取下
(8)芯板斷料:
根據需要進行斷料。
(9)布膠:
木材均勻布膠。
(10)拼板:
使用拼板機將木材進行拼裝。
(11)陳化:
木材放置8小時左右,待膠水凝固。
(12)砂刨:
刨去木材之間多余的膠水。
(13)芯板尺寸精切:
用推臺鋸精切芯板尺寸。
(14)邊框四面刨成型:
根據需要的形狀刨出邊框。
(15)養生:
將木材自然放置24小時左右。
(16)寬砂定厚:
按要求砂止符合加工要求的尺寸。
(17)精切:
給邊框定長。
(18)打榫頭:
按工藝要求打榫頭,使材料完美拼接。

(19)成型:
根據圖紙將木材加工成型。
(20)配件栓砂:
砂光配件。
(21)組裝:
組裝不用再拆開的部件。
(22)半成品檢砂:
將成品進行砂光。
(23)門板尺寸精裁
根據訂單精切門板外觀尺寸。
(24)銑外邊型、打門鉸孔
根據訂單造型要求銑外邊型和門鉸孔方向。
(25)木工完成質檢
對外觀質量尺寸、結構進行檢驗
(26)第一次打磨
(27)擦色:
試擦,確認擦色劑是否正確適度。
(28)著底色:
根據色板的要求選用底色。
(29)第一次底漆
(30)干燥:
放至25度的恒溫房中放置12小時。
(31)第二次打磨
(32)第二次漆:
(33)干燥:
放進恒溫房待干12小時
(34)第三次打磨

(35)第三次底漆
(36)干燥:
再次放置到恒溫房中待干12小時。
(37)第四次打磨
(38)修色:
由技術人員調配好顏色,再比照色板先修一個產前樣。
(39)油砂:
以800#砂紙將產品表面打磨光滑。
(40)面漆:
面漆濃渡為11—12秒。
(41)干燥:
待干12小時。
(42)檢驗,目視:
檢查產品整體顏色搭配是否一致,不能有深淺不一的現象。
(43)點色:
對工件表面的瑕疵進行修補。
(44)吹塵、質檢尺寸
根據訂單對產品外觀尺寸進行二次核對。
(45)包裝、拍照:
對包裝產品進行拍照留底,包裝對板件進行分包。
